幼兒鑑定
Identification

右方為桃園市學前特教承辦人社群
社群內會提醒及公告相關鑑定安置資訊
其他資訊:
特教幼兒個別化教育計畫的訂定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與巡輔教師合作實施IEP之具體做法
校園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知能宣導手冊
學前融合教育親師手冊
特教生離園
注意事項
一、
如特殊教育學生有異動狀況請填寫下列表單,並協助發文。
如特殊教育學生有異動狀況請填寫下列表單,並協助發文。
離園一定要簽放棄安置結果切結書
1.如果轉學要將切結書附本發文給局端,回文後轉銜表第四頁未來安置選擇 新學校 異動
2.如果不知道轉去哪或在家就養,轉銜表第四頁未來安置選擇 社會局 異動
三、
請依照學生就讀事實異動
1.如果轉學要將切結書附本發文給局端,回文後轉銜表第四頁未來安置選擇 新學校 異動
2.如果不知道轉去哪或在家就養,轉銜表第四頁未來安置選擇 社會局 異動
三、
請依照學生就讀事實異動
想請問如果幼兒有相關醫療證明,班級老師還需要寫輔導紀錄及輔導總評嗎?
相關醫療證明文件為參考資料,其文件不是決定幼兒是否需要參與特教鑑定的依據。
教育鑑定是需要班級老師提供轉介前介入確認無效後才需要送件,
因此參與特教鑑定兩位班級導師一定需要填寫輔導紀錄及輔導總評才可送件。
教育鑑定是需要班級老師提供轉介前介入確認無效後才需要送件,
因此參與特教鑑定兩位班級導師一定需要填寫輔導紀錄及輔導總評才可送件。
想請問如果有相關醫療診斷證明,班級老師還需要要寫輔導紀錄嗎?
大班升小一的轉銜會議,是否要召開?
由幼兒園端主動召開或由國小安置學校邀請幼兒園參與均可。
建議於下學期轉銜期間接洽個案安置國小學校的輔導室或特教業務承辦人。
建議於下學期轉銜期間接洽個案安置國小學校的輔導室或特教業務承辦人。
如何將巡迴輔導老師建議的教學策略,融入班級經營或日常教學?
輔導老師可以在直接與班級老師討論,或是在教學建議中寫出可執行的作息或教學活動中,
如何融入教學策略,或是透過示範教學,讓普幼老師如何調整課程,讓特生能改善行為或參與活動
如何融入教學策略,或是透過示範教學,讓普幼老師如何調整課程,讓特生能改善行為或參與活動
如何宣導特殊生家長在鑑定安置能依正確管道報名,如果家長又要報名鑑定安置,又要以普通生的管道報名公幼,造成幼兒園和行政的困擾?
1.透過說明會或宣傳品加強宣導,鼓勵特殊生家長採用申請鑑定安置的方式入學。
2.公幼報名時,加強審核機制或柔性勸導。
與家長說明兩者差異:
鑑定安置之特殊生享有特殊生保障名額(公幼)具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及相關特教服務
普通生登記抽籤報名公幼是以普通生身分入園
幼教老師並不清楚幼兒實際教育需求
需經觀察轉介輔導後才能提出鑑定安置
在這段觀察轉介輔導之期間對於家長、老師及該名幼兒皆會產生困難及壓力
進而影響幼兒學習及成長過程之品質
所以不建議直接登記抽籤 而是採取因應幼兒本身更適切之方式入園
以減低因不適切之方式對於三方所帶來之負面效益
與家長說明兩者差異:
鑑定安置之特殊生享有特殊生保障名額(公幼)具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及相關特教服務
普通生登記抽籤報名公幼是以普通生身分入園
幼教老師並不清楚幼兒實際教育需求
需經觀察轉介輔導後才能提出鑑定安置
在這段觀察轉介輔導之期間對於家長、老師及該名幼兒皆會產生困難及壓力
進而影響幼兒學習及成長過程之品質
所以不建議直接登記抽籤 而是採取因應幼兒本身更適切之方式入園
以減低因不適切之方式對於三方所帶來之負面效益
確認個案轉學需要做甚麼?(府教特字第)
請問家長已經拿到醫療證明了還需要鑑定嗎?
所謂鑑定安置都是教育鑑定 以教育現場需求為主
醫院鑑定相關資料為參考資料
教育鑑定除了特殊障別並不會規定醫療文件為必要文件
但有無醫療文件 請該生兩位幼教老師
需填寫清楚 輔導紀錄 及 輔導紀錄總評 之資料與
桃園市政府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 (依年齡填寫)
才能觀察出該生是否有需要特教介入的必要性
所以若有教育需求 還是需要通報並且送件
教育鑑定除了特殊障別並不會規定醫療文件為必要文件
但有無醫療文件 請該生兩位幼教老師
需填寫清楚 輔導紀錄 及 輔導紀錄總評 之資料與
桃園市政府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 (依年齡填寫)
才能觀察出該生是否有需要特教介入的必要性
所以若有教育需求 還是需要通報並且送件
